索 引 号: | 231000/2023-00019 | 主题分类: | |
---|---|---|---|
标 题: | 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关于服务小区居民充电桩接电十二项措施实施方案 | ||
文 号: | 牡电营销[2023]226号 | ||
发文日期: | 2023年11月29日 | 成文日期: | 2023-11-29 |
关 键 词: | 充电桩,验收标准,有序充电,电网调控 |
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关于服务小区居民充电桩接电十二项措施实施方案
为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力满足民用充电设施用电需求,公司制定了服务小区居民充电桩接电十二项措施,现印发给各区(县)供电公司,请严格遵照执行。
一、规范居民充电桩报装接电流程
(一)主动前移充电桩报装服务关口。深化“购车办电—装桩接电—充电服务”联网通办,建立车服经理协作办电、台区经理主动服务等“帮办机制”,扩大合作新能源汽车4S门店规模,摆放联网通办模式宣传资料、网上国网二维码、充电桩报装指引等,引导客户线上发起办电流程,台区经理根据地址信息提前勘察现场,提供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责任部门:市场营销部)
(二)持续优化充电桩报装服务。客户咨询居民充电桩办电业务时主动规范提供低压充换电设施用电业务办理告知书(详见附件1),“一次性告知”客户需提交资料清单、业务办理流程及标准等信息。严格落实“一证受理”,规范收取、核验“四证”资料(详见附件2)。在无物业单位的县乡社区、自然村建设充电桩,不再收取允许安装证明;在宅基地房前屋后建设充电桩,不再收取车位使用权证明。严禁增加收资范围,或以办电资料不全为由拒绝受理。(责任部门:市场营销部)
(三)全面推广应用典型设计方案。严格按照总部制定的《居住区充电配电网络典型设计方案》,对地面、地下车位等不同场景,全面应用典型设计、施工方案。由运维检修部、物资部联合建立标准物料库,灵活满足充电设施报装需求,提升报装接电服务质效。积极争取属地政府相关部门对《居住区充电配电网络典型设计方案》批准备案,并在“网上国网”APP、营业厅等线上线下渠道公示。(责任部门:运维检修部、物资部、市场营销部)
(四)提升即有居住区接入能力。对于地面停车位,原则上一次性设置多表位集中计量箱(宜采用12位、9位、6位),布置在邻近车位的公共墙面或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对于地下停车位,原则上一次性设置多表位集中计量箱(宜采用12位、9位、6位)或计量间,按照防火分区集中布置,同一计量箱或计量间配出的多个充电设施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对于独立或联排住宅等房屋建筑,设置单体计量箱。(责任部门:市场营销部、运维检修部)
(五)深化充电安全指导服务。引导用户提高充电安全意识,指导用户规范安装、建设、使用充电设施,杜绝“飞线充电”等私拉乱接的违规充电行为,引导用户广泛应用过流动作保护器,在充电设施进线侧安装并规范运行,提高用户安全充电水平。全面排查公司投资范围内充电设施配套工程安全隐患,确保充电设施可靠接电,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设备和导线,避免发生火灾和人员触电事故。(责任部门:市场营销部、运维检修部)
二、从严把控新增居配工程配建关口
(六)推进配建政策刚性执行。推动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将新建居住区充电配电网络配建要求作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强制条件,纳入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和施工图审查范围,确保有序充电功能纳入居住区新建充电桩的必备条件,同时居住区充 电桩需要接受电网调控。将执行情况纳入竣工综合验收范畴,组织消防、人防、供电企业等单位参与验收。新建项目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规程》(黑建科〔2019〕11号)、《居住区充电配电网络典型设计方案》开展方案设计、竣工验收,严禁“带病”验收、送电。(责任部门:市场营销部、运维检修部)
(七)规范出具高压供电方案。按照《黑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22-2025年)》(黑发改电力〔2022〕726号),规范新建居配工程供电方案编制,在方案中明确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将低压主干线、分支箱、低压分支线、集中表箱、电缆通道等表箱前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表箱后线缆通道应建设至每一车位,线缆长度一般不超过50米;公共车位应同样具备直接装桩接电条件,可引入充电专业运营商开展建设运营,按需建设公用桩。区(县)供电公司落实供电方案审核主体责任,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方案合规事后审查,对编制不规范问题逐级溯源追责。(责任部门:运维检修部、市场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
(八)严格落实图纸审查主体责任。组织对新建居配工程充电设施配建电气施工图纸设计审查时,按照《关于做好新建居住社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通知》(黑建设〔2022〕1号)要求,逐项审核,确保充电设施配建部分严格符合供电方案内容要求,并便于电源接入。对于充电设施配套建设与接入改造应优先选用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免少维护、低损节能的环保标准化配电设备,便于后期供电企业管线运维。对于审查不合格的,审查意见应“一次性告知”用户。(责任部门:运维检修部、市场营销部)
(九)严把项目验收标准和送电关口。按照《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电力配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黑建工〔2020〕8号)要求,统一提报竣工报验资料,实施跨专业联合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验收结果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用户。特别是按照防火要求,充电设施配建区域的消防设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电动汽车分散式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的验收标准。送电前统一对接物业或开发单位提前签订允许安装许可,实现“一小区一证明”。未完成复验整改及未获取物业安装许可的,严禁擅自送电。(责任部门:运维检修部、市场营销部)
三、多措并举提升存量小区接入能力
(十)全面摸排既有小区现状推动共享充电服务。主动对接小区物业,对存量小区的配套电力设施供电方式、可接入裕度、接入路径、产权分界划分,车位数量、产权归属,及物业管理模式等基本信息开展全量摸排,12月底前建立居民充电桩可接入信息台账(详见附件4)。推行“移动共享”“邻近共享”“多车一桩”等服务举措,优先保障共享充电设施用电需求,缓解接入受限压力,提升充电桩设备利用率。对于台区负载率高、配变容量不充足的区域及时安排增容改造。充分利用居住区内部地面场地或周边公共停车区域,引入第三方充电企业优先投资建设公共充电桩,实现“统建统服”,缓解居民充电难题。对于配变容量不足、配套电网接入受限的小区,主动通报小区物业暂时无法办理居民充电桩业务,引导物业告知客户受限情况,暂缓出具允许施工证明。对于无法提供车位证明、允许施工证明等“四证”的,推动属地政府纳入“白名单”管理。(责任部门:市场营销部、运维检修部)
(十一)落实专项资金保障支持。加强市场分析研判,预估充电设施报装需求,测算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建立投资计划、资金管理绿色通道和随报随批机制,加快充电桩配套设施建设,支撑进一步压缩项目建设周期,提升充电设施供电保障能力。2024年起单独设立充电桩接网及配套电网改造专项项目包,充电设施接网及配套改造项目动态纳入专项项目包,直接挂接立项。(责任部门:发展策划部、市场营销部、运维检修部)
(十二)有序推进存量居住区改造。会同发改、住建等政府主管部门,对发改能源〔2016〕1611号文件出台后办理土地供应手续的新建小区,全面普查充电配电网络配建情况,梳理形成配建不到位等问题台账,上报政府备案,对于已送电的配建不到位存量居住区,推动政府明确责任主体分类制定充电配电网改造案,督促房地产开发商配建到位,对于老旧小区积极争取纳入政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有序推进配建、改造到位。(责任部门:市场营销部、运维检修部)